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 > 正文

课程改革的4个阶段及其核心内容

  • 课程
  • 2024-04-26 09:45:16
  • 3810

壹、课程变革可以在哪三个层面上展开

课程改革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强化课程嵌入、转变课程理念()。 (D)

A.教材更新

B.教师发展

C.课程体系变化

课程变化,课程目标、结构、教材、评价等变化。 单科变化、综合课程变化、学制变化、课程全面修订等。 可以表示。

课程改革总体上包括四个有机联系的步骤。

(1)需求/定位阶段,对原有课程的不满产生变革的需要。

(2)课程开发、传播、推广、规划和创建/选择阶段,启动新的课程计划,包括采用活动。

(3)实施/初始使用阶段,教师采用新的课程计划,成功或失败都是可能的。

(4)制度化/维持阶段,建立新的行为结构和行为模式,保证创新的持续实施。 计划。 课程变迁的历史。

大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课程改革被理解为科学的课程开发。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1960年代末,课程变革被理解为一种激进的课程实施形式。

第三阶段,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后概念重构主义的兴起,课程改革被理解为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其核心是重构变革文化。


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建议学校开展如下课外活动、观课、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 这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佳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个人愿望的结果,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反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不仅决定了特定社会的教育如何发展,也决定了教育的方向、目标乃至根本。 改革措施的目标。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了上述结论。

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导致学校教育发生重大变化。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出现了现在所说的20世纪的教育改革。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模的功能或价值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培养受教育的人成为生产者和工人,使他们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 学校教育努力实现其经济价值最大化。 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 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缺陷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教育改革的呼声也纷至沓来。 如果我们不能改进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将极大地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世界各国正在共同努力改革基础教育课程。

通过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发展来实现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或物质力量,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 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掌握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计算、解决问题等基本学习工具。 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只有这样,他才有能力生存,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