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课堂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

  • 教学
  • 2024-04-22 02:42:17
  • 8770

⒈课堂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入有问题的元素。
一个国家的创新变革能力,归根到底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技能必须来自课堂。 课堂上不能没有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没有疑问的时候老师就产生疑问,有疑问的时候老师就产生疑问的过程。
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教授一切。 通过有效的复习,新知识可以分为学生能理解的新知识和学生读完后产生怀疑的新知识两部分。 读完之后产生疑问的新知识就是问题,而问题是有效教学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有效的课堂。 老师之所以不知道学生在哪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课堂上只能教授演绎推理。 当老师重复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时,课堂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课堂需要注入的第二个要素是合作。
课堂由三个基本因素组成: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 教师无法选择学习材料,但学生不同。 在同一个班级里,有差异的学生使用相同的学习材料,这就产生了矛盾。 学习材料就是标准,标准很重要,学生需要合适的学习内容,相关性比标准更重要。
面对相同的教材和差异的学生,让每个差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堂需要第三个要素——适应性。
常识告诉我们,允许所有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是在最近发展区内实现的。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是“教书”,好学生就会吃不饱,差生“书本上学”就会消化不良,一切都会不同。 课堂应结束“教”,转为“书本教”,为每个有差异的学生设定“伸手达不到,舞动可达”的目标。 如果我们能控制得当,课堂上就不会无聊。 归根结底,学习疲劳是由于学习目标不合适造成的。